天珠的鑑別技巧 

因真正的老天珠數量極為稀少又昂貴,為了應付龐大的市場需求,市面上推出許多以不同材質製作的天珠,從品質較好的鑲蝕瑪瑙、蛇紋石到便宜的熱塑性樹酯( poly )有許多仿製的維妙維肖,甚至需要專家才能正確鑑別。

一般人對於真品的老天珠及大部分讀者在市面上看到的『新天珠』(現代仿製天珠),甚至是市面上所謂的『天眼珠』,多無法辨別真偽,販售老天珠者與販售新天珠者皆各有一套不同的推銷方式。其實老天珠與新天珠還是有一些顯著的差異,只是一般大眾欠缺對於老天珠的認識而已,仔細用心觀察、多向行家請益就不難看出端倪。

分辨新珠老珠之方法:可分為古法(傳統製作)與新法(化學)以年代久遠為主,老珠製作紋理是代代相傳,若為完整品相,絕大多數存於寺廟中或為上師佩帶修行(因有其傳承)非輕易得見。一般老珠難有漂亮完整的品相,雖然如此但都不會有功效上的差別。

最後,比較讓讀者感興趣的是,既然仿製品這麼多(而且還賣的很貴),有沒有一套判斷標準可提供購買時的參考?茲綜合坊間對真品老天珠的辨識方法如下: 

古沈、色澤分明、紋路清楚,呈橢圓、肥大之天珠為最佳。

雖天珠經歷代多人配帶,破損者在所難免,但不要有嚴重破損、斷裂或再加工的情形(藏族認為天珠破損為擋災,已失去護持的作用)。

帶眼天珠的眼數愈多及眼為單數者因較稀少,故價格愈高。

目前新天珠仿製技術成熟,必要時,可在清水或燈光下觀察其表面的自然紋路以便別真偽。

有些老天珠的表面會有硃砂(但並非沒有硃砂就不是天珠),不過,此特徵目前日本已能用雷射仿製,判別原則是觀看硃砂呈現於表面的深淺程度是『非常態分佈』的。(亦即有的硃砂呼之欲出,有的已在表面)早期剛有仿製天珠時一般人皆無法辨識老天珠的真偽,專售老天珠的商家只能以仿製天珠之所不具有之硃砂點來給客戶解說分辨真假,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販售仿製天珠者又將部份仿製天珠中的不規則的紅咖啡色條紋狀也說成硃砂點來混淆客戶,強調其為真的老天珠.所謂西藏老天珠的硃砂點也就是天然礦物中所含之鐵質經過長時間的使用與接觸大氣中所含物質經由礦體本身所含之鐵元素物質氧化形成氧化鐵,經由礦物本體之毛細孔由內部往外延伸出來,從老天珠本體表面觀看它是呈點狀而非線條狀其顏色有些是淡咖啡色有些是深紅色.(老天珠的硃砂點視其質材各有不同,一個成形完整的老天珠硃砂點由倍數大之放大鏡由側面觀看它在老天珠表面是呈突出半圓狀,用針狀物將它處理掉不久後它自己又會重新再成長出來,仔細觀察老天珠就好像有生命體一樣非常神奇)另有一些老天珠有黑色點狀體則為火供過的老天珠,它原為先前已有紅硃砂點之老天珠由於宗教儀式關係經過火供過後原先的紅硃砂點方變為黑色點狀物體,以現在來說新仿製天珠本人並未看過有硃砂點者不過以後則不宜置評.據我所知所有的老天珠並不一定會有硃砂點有很多老天珠就是沒有紅硃���點,辨識西藏老天珠並不能單以紅硃砂點來論定也不一定是有紅硃砂點的才是好的老天珠.

老天珠由於年代久遠,且經歷代多人配帶過,表面有一定程度的風化紋(又稱『魚鱗紋』),此風化紋的分佈亦是非常態分佈的。目前仿製天珠以高溫烘烤的技術亦能製作逼真的風化紋,鑑別法除了風化紋多呈『月輪狀』之外,以高倍(100倍以上)放大鏡觀看其表面,真品會呈現類似宇宙天體的星河圖案。 所謂的 風化紋 是老天珠因其年代之久遠的表徵,,一般大眾對於風化應有認識,簡單的說因年代久遠而長期擱置甚或埋于地下而形成的風化紋路呈不規則狀深淺不一,但是對於風化紋之判別需要非常小心注意,老天珠的質地屬 瑪瑙 / 玉髓 材質,然而現代的切割工具亦能簡單容易的在密度很高很硬之礦石表面上切割有如風化紋般之不規則線條溝槽,{天然礦石風化紋的溝槽內部形狀就有如乾裂開之饅頭一般內部呈自然而不規則狀之對稱溝槽紋路,而仿製天珠風化紋就有如用刀子在饅頭上劃一刀一樣其內部溝槽呈整齊之V 字形一般}然而有些老天珠的風化紋並不一定是非常的明顯其原因不外乎由於佩帶習性的時間長短不一的表面磨損有關係,例如一顆老天珠的兩端由於在西藏經常配以兩顆間格配珠以 大珊瑚 / 瑪瑙 / 藥師珠...等如此老天珠的表面就不容易接觸而摩擦到天珠的表面因而其表面風化紋就比較深且明顯,反之較易摩擦到天珠表面之佩帶方式則天珠其表面相對的也因較易摩擦到而顯得表面較具光澤而風化紋也因摩擦損耗而顯得較淺而圖騰紋路相對也較薄.# 一般風化紋較明顯者其天珠之表面比較不具光澤反之風化紋淺者其天珠表面則具光澤明亮 #觀察西藏老天珠最好請準備一只帶有燈光之 22 倍的放大鏡最好,多觀察一些老天珠您自然可理解其中之差異.

天珠的穿孔處必需和表面的色澤、光滑程度一致(有玉質感);且以乳白色或淡黃色為佳,黑棕色次之。

天珠的表面應自然存在一層油亮、蠟狀的潤澤感。老天珠由於年代久遠而自然風化,形成比較不平滑的表面,反射光感不佳現象.其實老天珠之光澤度最主要取決於天珠佩帶情形 / 時間長短而定,大家皆知西藏天珠很多都是後來再找到方挖掘出來的在這之前的使用時間長短不說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而佩帶使用時間自然有長短差異,相對的這就關係到天珠的光澤度深度感,一顆西藏老天珠由於年代久遠其表面絕對有其深度感,而光澤度高的天珠一定色澤較深且牙白色線條部份一定是泛黃而且皆有部份損耗絕對是早期找到使用時間較長者,有些老天珠表面亦不具光澤也許佩帶時天珠兩端配以比天珠大型之珊瑚 / 瑪瑙 / 密臘...等長期無法磨擦接觸表面造成其表面不具光澤且風化紋深明顯但是不管其表面及內部結構如何只要是老天珠由於長期曝露空氣 / 水氣 / 陽光 /自然大氣之中定會有氧化作用一定有其一定之色澤深度感覺,只要您仔細觀察多用心體會西藏老天珠,自有感其內涵。

高密度的礦石紋 西藏天珠由於取材來自 天然瑪瑙 / 玉髓 質材製作,由於天然的礦物材質中結構密度並非絕對的均勻,一顆天珠材質其中多少有些部份含有非常高的密度結構( 石紋 )于製作時無法很均勻的將圖騰紋路製作上去因而產生圖騰紋路無法聯結產生紋路阻斷情形,這在很多西藏老天珠 上均容易可清楚見到.不過相同的這也在很多仿造瑪瑙質地的天珠中一樣也有,以此觀察天珠來評斷並非絕對正確只能做參考,其中需要配合其它老天珠所應整體性要素來觀察才行.

有眼天珠的眼珠部份不要有跨越式的裂痕,否則會折損其價值。

參考資料 知識+
文章出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1003084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佑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