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

呂尚姓、氏、名、字子牙。也稱「姜太公」、「姜子牙」、「太公望」、「呂望」。其先祖本是姜姓虞舜夏朝之際輔佐平水土有功,有人被封在,有人被封在,到之時,申、呂兩地的後裔,從其封地為氏,故曰呂尚周文王去世後,周武王也尊稱他為「尚父」、「師尚父」。

初的武廟,因姜子牙善於用兵,而主祀之為戰神。後來多改奉關帝君
生平

姜尚,殷商末年東海上人士(現今河南南陽市[或者河南許昌,另一說法是安徽臨泉姜寨)。周文王拜姜尚為。周文王曾對姜尚說:「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後人尊稱姜尚為姜太公太公望。周文王死後,周武王仍以姜尚為師,在公元前1046年率兵大敗商軍於牧野。《詩經‧大雅‧大明》中贊此事:「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因輔佐武王滅有功,同時為了討伐東夷,姜尚被分封於齊(現今山東),是齊國的始祖。諡號齊太公

十六國時期,呂光以姜尚為祖先,加上廟號始祖
小說中的姜子牙

姜子牙在商朝時當過小官,商末民不聊生,紂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辭官離開商都朝歌,隱居於蟠溪峽。據説曾在磁泉邊以長桿、短線、直勾、背身的奇妙方式釣魚,因而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之説法[3]

姜子牙靜待多年,最後感動了求賢心切的周文王,姜子牙隱居10年,當他83歲時,周文王再度到訪���在文王誠意請求下,姜子牙被拜為,輔佐文王。

姜子牙老年得志,為周文王、周武王本文引用自: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110511009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周佑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